| |   | 㲒 |  | 
 部首:毛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9
 拼音:bào , qú
 注音:ㄅㄠˋ , ㄑㄩˊ
 倉頡:PRHQU
 统一碼:3C92
 卷別:〈辰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592頁,第2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831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字彙  蒲報切,音暴。鳥伏卵。義與菢同。𣭀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趍 |  | 
 部首:走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13
 拼音:chí , qū
 注音:ㄔˊ , ㄑㄩ
 倉頡:GONIN
 统一碼:8D8D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17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821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直離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𨻰知切,𠀤音馳。說文  趍趙,久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趍,俗趨字。
 詩·齊風  巧趨蹌兮。
 釋文  趨,本亦作趍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欪 |  | 
 部首:欠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9
 拼音:chù , xì , qù
 注音:ㄔㄨˋ , ㄒㄧˋ , ㄑㄩˋ
 倉頡:UUNO
 统一碼:6B2A
 卷別:〈辰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566頁,第3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712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丑律切  集韻  敕律切,𠀤音黜。說文  咄欪,無慙也。一曰無腸意。
 又  集韻  許勿切,音䬍。義同。
 又  廣韻  許吉切  集韻  閴吉切,𠀤音欯。
 廣韻  訶也。
 集韻  說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喫吉切,音詰。
 又呼八切,音搰。義𠀤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敕栗切,chì音抶。與咥同。笑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純 | 古文:𠄤、㝄      简化字:纯 | 
 部首: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10
 拼音:chún , zhǔn , tún , quán , zī , zhūn
 注音:ㄔㄨㄣˊ , ㄓㄨㄣˇ , ㄊㄨㄣˊ , ㄑㄩㄢˊ , ㄗ , ㄓㄨㄣ
 倉頡:VFPU
 统一碼:7D14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17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387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常倫切  集韻  殊倫切,𠀤音淳。說文  絲也。
 論語  今也純儉,吾從衆。
 何晏註  純,絲也。絲易成,故從儉。
 前漢·王褒傳  難與道純緜之麗密。
 又  易·乾卦  純粹,精也。
 疏  純粹,不雜。
 又  書·酒誥  嗣爾股肱純。
 傳  繼汝股肱之敎,爲純一之行。
 又  詩·大雅  純嘏爾常矣。
 箋  純,大也。
 又  詩·周頌  文王之德之純。
 箋  純,亦不已也。
 又  周禮·冬官考工記  諸侯純九,大夫純五。
 註  純,猶皆也。
 又  禮·郊特牲  貴純之道也。
 註  純,謂中外皆善。
 又  左傳·隱元年  潁考叔,純孝也。
 註  純,猶篤也。
 又  前漢·地理志  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。
 註  純,精好也。
 又  淮南子·地形訓  里閒九純,純丈五尺。
 註  純,量名。
 又  集韻  主尹切  韻會  之尹切,𠀤音準。
 書·顧命  篾席黼純。
 註  白黑雜繒緣之。
 儀禮·士冠禮  服纁裳純衣。
 註  純衣,緣衣也。
 又  旣夕  緇純。
 註  飾衣曰純。
 禮·曲禮  冠衣不純素。
 註  純,緣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規倫切,音鈞。
 又朱閏切,音稕。義𠀤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徒溫切,音屯。
 詩·召南  白茅純束。
 傳  純束,猶包之也。
 箋  純讀曰屯。
 戰國策  錦繡千純。
 註  純音屯,束也。
 又縣名。
 左傳·襄十八年  執孫蒯于純留。
 註  純留,縣名。
 釋文  純,  地理志  作屯。
 又  集韻  杜本切,音盾。義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從緣切,音全。
 儀禮·鄕射禮  二算爲純。
 註  猶全也。
 禮·投壷  二算一純。
 疏  二算合爲一全。
 又  集韻  莊持切。緇或作純。
 周禮·地官·媒氏  純帛無過五兩。
 註  純實緇字也。古緇以才爲聲。
 禮·祭統  以共純服。
 疏  凡言純者,其義有二: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,二是糸旁屯是純字。但書文相亂,雖是緇字,𠀤皆作純。鄭氏所註,於絲理可知,於色不明者,卽讀爲緇。
 史記·五帝本紀  黃收純衣。
 註  索隱曰:純讀曰緇。
 又  集韻  朱倫切,音諄。諄或作純。
 又  集韻  船倫切,音脣。門名。  春秋傳  有純門。
 
考證:〔又朱聞切,音分。〕 謹按朱聞切不得音分,今据集韻改朱閏切,音稕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醛 |  | 
 部首:酉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7
 拼音:chuò , quán
 注音:ㄔㄨㄛˋ , ㄑㄩㄢˊ
 倉頡:MWTOG
 统一碼:919B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86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152頁,第1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測劣切,音𣀔。酒味變也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遁 | 古文:𨔡、𨘹、𨙆 | 
 部首:辵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9
 總筆畫:16
 拼音:dùn , qūn , xún
 注音:ㄉㄨㄣˋ , ㄑㄩㄣ , ㄒㄩㄣˊ
 倉頡:YHJU
 统一碼:9041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60頁,第2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037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徒困切  正韻  杜困切,𠀤音鈍。說文  遷也。
 玉篇  逃也。
 左傳·僖二十八年  曳柴而遁。
 又  廣韻  隱也,去也。
 詩·小雅  勉爾遁思。
 後漢·郅惲傳  南遁蒼梧。
 又迴避也。
 後漢·杜林傳  上下相遁。
 註  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。
 又遁甲。
 後漢·方術傳  推六甲之隂,而隱遁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徒損切  集韻  杜本切  正韻  徒本切,𠀤音囤。義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七倫切  正韻  詳倫切。𠀤與巡同。
 前漢·平當傳  逡遁有恥。
 又與逡通。
 前漢·賈誼過秦論  遁巡不敢進。
 說文  亦作遯。
 
考證:〔  後漢·杜林傳  上下相遁。  註  謂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。〕 謹照原文避去改避法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蹲 | 古文:踆 | 
 部首:足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12
 總筆畫:19
 拼音:dūn , zún , cún , zūn , cǔn , cuán , qǔn
 注音:ㄉㄨㄣ , ㄗㄨㄣˊ , ㄘㄨㄣˊ , ㄗㄨㄣ , ㄘㄨㄣˇ , ㄘㄨㄢˊ , ㄑㄩㄣˇ
 倉頡:RMTWI
 统一碼:8E72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33頁,第3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897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徂尊切  集韻  徂昆切,𠀤音存。說文  踞也。
 後漢·魯恭傳  蹲夷踞肆。
 莊子·外物篇  蹲乎會稽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𠀤七倫切,音逡。
 詩·小雅  蹲蹲舞我。
 傳  蹲蹲,舞貌。
 釋文  蹲,七旬反。本或作墫。
 前漢·揚雄傳  蹲蹲如此。
 註  蹲蹲,行有節。
 又  集韻  粗本切,音鱒。聚也。
 左傳·成十六年  蹲甲而射之。
 註  蹲,聚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蹤倫切,音遵。鷷,或作蹲。雉,西方曰鷷。
 又  集韻  祖本切,音𠟃。義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徂丸切,同躦。或作蹲。
 又  集韻  趣允切。蹲循,緩意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敠 |  | 
 部首:攴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2
 拼音:duō , què
 注音:ㄉㄨㄛ , ㄑㄩㄝˋ
 倉頡:EEEEE
 统一碼:6560
 卷別:〈卯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472頁,第1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255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丁括切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都括切  韻會  都活切,𠀤音掇。敁敠,知輕重也。一曰敠𣀒,食不喚自來。類篇  敠𣀒,食不速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促絕切  集韻  七絕切,𠀤音蕞。斷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句 |  | 
 部首:口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2
 總筆畫:5
 拼音:gōu , gòu , jù , qú
 注音:ㄍㄡ , ㄍㄡˋ , ㄐㄩˋ , ㄑㄩˊ
 倉頡:PR
 统一碼:53E5
 卷別:〈丑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71頁,第1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96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九遇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俱遇切,𠀤音屨。玉篇  止也,言語章句也。
 類篇  詞絕也。
 詩·關雎疏  句古謂之言。秦漢以來,衆儒各爲訓詁,乃有句稱。句必聯字,而言句者,局也。聮字分疆,所以局言者也。
 又僂句,地名,龜所出也。
 左傳·昭二十五年  初,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
 又  禮·樂記  句中鉤。
 疏  謂大屈也。言音聲大屈曲,感動人心,如中當於鉤也。
 又  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廬人  句兵欲無彈。
 註  句兵,戈戟屬。
 釋文  句,俱具反。
 又音鉤。
 又  史記·叔孫通傳  臚句。
 註  上傳語告下爲臚,下告上爲句。
 又高句驪,遼東國名,漢爲縣。
 前漢·地理志  元菟郡高句驪。
 又句容,縣名。
 地理志  丹陽郡句容縣。
 又  廣韻  古𠋫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居𠋫切,𠀤音遘。
 廣韻  句當。
 宋史·曹彬傳  江南句當公事回。
 又姓。
 華陽國志  王平,句扶,張翼,廖化𠀤爲將。時人曰:前有王句,後有張廖。
 又  類篇  拘也。
 又與彀同。
 詩·大雅  敦弓旣句。
 釋文  句,說文作彀。張弓曰彀。
 又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古侯切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居侯切,𠀤音溝。俗作勾。
 說文  曲也。
 禮·月令  句者畢出。
 左傳·哀十七年  越子爲左右句卒。
 註  鉤伍相著,別爲左右屯。
 前漢·趙充國傳  入鮮水北句廉上。
 註  句廉,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亦作區。
 禮·樂記  區萌達。
 註  屈生曰區。
 釋文  區音勾,古侯反。
 又句芒,春神。
 禮·月令  其神句芒。
 又句龍,社神。
 左傳·昭二十九年  共工氏有子,曰句龍,爲后土。
 又句繹,邾地。
 春秋·哀二年  盟于句繹。
 又句瀆,齊地。
 左傳·襄十九年  執公子牙于句瀆之丘。
 前漢·地理志  濟隂郡,句陽縣。
 註  左傳句瀆之丘也。
 又寃句、句章,𠀤縣名。
 前漢·地理志  會稽郡句章縣,濟隂郡寃句縣。
 註  師古曰,句音鉤。
 又句吳。
 史記·吳世家  自號句吳。
 註  吳言句者,發聲也。猶言于越耳。
 又  五音集韻  亦姓。
 史記·仲尼弟子傳  句井疆。
 註  正義曰:句作釣。
 又  廣韻  其俱切  集韻  權俱切,𠀤音衢。須句,地名。
 春秋·文七年  公伐邾,取須句。
 音義  句,其俱反。
 又句町,縣名。
 前漢·地理志  牂牁郡句町縣。
 註  師古曰,音劬挺。
 又  字彙補  與絇同。履頭飾也。
 周禮·天官·屨人  靑句。
 註  句當爲絇。
 前漢·王莽傳  句履。
 註  師古曰,其形岐頭。
 又  集韻  恭于切,音俱。本作拘。或作佝,𢳉止也。
 又  史記·孝文紀  故楚相蘇意爲將軍,軍句注。
 註  應劭曰,山險名也。索隱曰,句音俱。包愷音鉤。
 又與矩同,方也。
 莊子·田子方  履句履者知地形。
 陸德明·音義  句音矩。徐云:其俱反。李云:方也。
 又古有切,音九。
 淮南子·地形訓  自東北至西北方,有岐踵民,句癭民。
 註  句,讀若九。
 說文  本作𠯶。𠯶篆文句字,从口𠃚(丩)聲。
 
考證:〔  史記·仲尼弟子傳  句井疆。  註  正義曰,句作勾。〕 謹照原文勾改釣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鉤 | 简化字:钩 | 
 部首:金
 部首筆畫:8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3
 拼音:gōu , gòu , qú
 注音:ㄍㄡ , ㄍㄡˋ , ㄑㄩˊ
 倉頡:CPR
 统一碼:9264
 卷別:〈戌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302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236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侯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居侯切,𠀤音溝。玉篇  鐵曲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劒屬。
 韻會  古兵有鉤,有鑲,皆劒屬。引來曰鉤,推去曰鑲。
 前漢·韓延壽傳  鑄作刀劒鉤鐔。
 註  鉤,亦兵器也。似劒而曲,所以鉤殺人也。
 又劒環。
 戰國策  無鉤竿鐔,蒙須之便。
 註  鉤,劒頭環。
 史記·楚世家  楚國折鉤之喙,足以爲九鼎。
 註  凡戟有鉤喙,鉤口之尖也。言楚國戟之鉤,口尖有折者,足以爲鼎也。
 又劒名。
 淮南子·修務訓  純鉤魚腸。
 註  純鉤,利劒名。
 又刀名。
 鮑照·樂府  錦帶佩吳鉤。
 沈括曰  吳鉤,刀名也。刀彎,今南蠻用之,謂之葛黨刀。
 李賀詩  男兒何不帶吳鉤。
 又釣鉤。
 莊子·外物篇  任公子爲大鉤巨緇,五十犗以爲餌,蹲乎會稽,投竿東海,旦旦而釣。
 又帶鉤。
 孟子  豈謂一鉤金。
 註  鉤,帶鉤也。
 又刈禾鐮曰刈鉤。
 前漢·龔遂傳  遂爲渤海太守,賊棄弓弩而持鉏鉤。
 又幔鉤。
 隋書·蘇威傳  威見宮中以銀爲幔鉤,盛𨻰節儉之美,帝爲攺容。
 又馬頷鉤。
 詩·大雅  鉤膺鞗革。
 註  婁頷之鉤。
 又凡縣物者曰鉤。亦曰鹿觡,曰鉤格。見  揚子·方言  。
 又鉤物也。
 左傳·襄二十三年  或以戟鉤之。
 又  正字通  鉤索義理,猶言窮理也。
 易·繫辭  鉤深致遠。
 疏  物在深處,能鉤取之。
 又繞也。
 儀禮·鄕射禮  豫則鉤楹內。
 註  鉤楹,繞楹而東也。
 又屈也。
 戰國策  弓撥矢鉤。
 註  鉤,矢鋒屈也。或作拘。古通。
 又留也。
 前漢·鮑宣傳  使吏鉤止丞相掾史。
 註  鉤,留也。
 又致也。
 前漢·趙廣漢傳  善爲鉤距,以得事情。
 註  鉤,致也。距,閉也。使對者無疑,示若不問而自知,衆莫覺所由,以閉其術爲距也。
 前漢·𨻰萬年傳  咸皆鉤校發其姦臧。
 又規也。
 前漢·揚雄傳  帶鉤矩而佩衡兮。
 註  鉤,規也。矩,方也。
 又牽引也。
 後漢·靈帝紀  皆爲鉤黨下獄。
 註  鉤,謂相牽引也。
 又車名。
 禮·明堂位  鉤車,夏后氏之路也。
 註  鉤,有曲輿者也。
 又車心木。
 易·小畜輿脫輻疏  謂輿下縛木,輿軸相連,鉤心之木是也。
 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車人  以鑿其鉤。
 註  鉤,鉤心。
 又射具。
 詩·小雅  決拾旣佽。
 疏  決,鉤弦也。
 又服飾名。
 儀禮·士虞禮  鉤袒。
 註  如今擐衣也。
 疏  若漢時人擐衣以露臂,故云如今擐衣也。
 又星名。
 後漢·班固傳·兩都賦  周以鉤𨻰之位。
 註  前書音義曰:鉤𨻰,紫宮外星也。宮衞之位,亦象之。
 又鉤鈐,詳前鈐字註。
 又  字彙補  鉤芒,神名。與句芒同。
 前漢·揚雄傳  麗鉤芒與驂乗蓐收兮。
 又漢宮名。
 前漢·車千秋傳  鉤弋夫人。
 註  鉤弋,宮名。趙婕妤好居之,故號鉤弋夫人。
 又  列仙傳  鉤弋夫人發手,得一玉鉤,故號焉。
 又宦者署。
 前漢·昭帝紀  上耕於鉤盾弄田。
 註  鉤盾,宦者近署。
 又官名。
 前漢·百官公卿表  又中書,謁者,黃門,鉤盾,尚方,御府,永巷內者,宦者,八官令丞。
 註  鉤盾,主近苑囿。
 又地名。
 前漢·李陵傳  遮鉤營之道。
 註  單于要害道。
 又山名。
 山海經  鉤吾之山。
 又水名。
 爾雅·釋水  九河,八鉤盤。
 註  水曲如鉤流盤桓也。
 疏  在東光之南,鬲縣之北。
 又草名。
 爾雅·釋草  鉤芺。
 註  大如拇指,中空,莖頭有臺,似薊,初生可食。
 疏  薊類也。一名鉤。一名芺。
 又  鉤,藈姑。
 註  鉤,𤬏也。一名王瓜。實如瓝瓜正赤,味苦。
 博雅  茛,鉤吻也。
 又藤名。
 山海經  其上多桃枝鉤端。
 註  郭云:鉤端,桃枝屬。吳任臣曰:鉤端,藤也。
 又鳥名。
 山海經  有鳥焉,其狀如鳧而鼠尾,善登木,其名曰絜鉤。
 又姓。
 正字通  宋鉤光祖。
 又藏鉤。
 風土記  京師人,𦡳日後爲藏鉤之戲,分二曹,鬭勝負。
 李商隱詩  隔坐送鉤春酒暖。
 又  正韻  與鬮同。
 荀子·君道篇  探籌投鉤。
 又交鉤,語不止也。
 歐陽修詩  異日說交鉤。
 又鉤輈,鷓鴣鳴聲。
 林逋詩  雲水叫鉤輈。
 又  集韻  權俱切,音劬。鉤町,西南夷國名。
 前漢·西南夷傳  立亡波爲鉤町王。
 註  鉤音鉅于反,町音大鼎反。
 又  集韻  居𠋫切,音冓。鉤梯,攻城具。
 詩·大雅  以爾鉤援。
 傳  鉤,鉤梯也。所以鉤引上城者。
 釋文  鉤,古𠋫反。
 又古侯反。
 又  韻補  叶音拘。
 古·日出東南隅行  羅敷善采桑,采桑城南隅。靑絲爲籠繩,桂枝爲籠鉤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㽛 |  | 
 部首:田
 部首筆畫:5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0
 拼音:gōu , qú
 注音:ㄍㄡ , ㄑㄩˊ
 倉頡:WPR
 统一碼:3F5B
 卷別:〈午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760頁,第3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630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居侯切,音鉤。畦也。又  類篇  權俱切,音衢。㽛町王,西戎君長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蚼 |  | 
 部首:虫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1
 拼音:gǒu , qú , xù
 注音:ㄍㄡˇ , ㄑㄩˊ , ㄒㄩˋ
 倉頡:LIPR
 统一碼:86BC
 卷別:〈申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079頁,第3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171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舉后切,音苟。說文  北方有蚼犬,食人。
 又恭于切,音拘。蚼蛘,蚍蜉也。
 博雅  蚍蜉,齊、魯之閒謂之蚼蟓,梁、益之閒謂之元蚼。
 郭註  音駒。
 又權于切,音劬。原蠶,其蛹蝰蚼。
 又  唐韻  呼后切,音吼。義與蚍蜉同。
 或作𧊛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䐨 |  | 
 部首:肉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6
 拼音:gǔ , què
 注音:ㄍㄨˇ , ㄑㄩㄝˋ
 倉頡:GBHNE
 统一碼:4428
 卷別:〈未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991頁,第2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743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古祿切,音穀。玉篇  足跗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徒谷切,音獨。義同。
 又  玉篇  胡木切  集韻  胡谷切,𠀤音榖。牲後足也。
 又  五音集韻  苦角切,音毃。皮甲也。
 又从上擊下也。一曰素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𣖫 |  | 
 部首:木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4
 拼音:gǔ , què
 注音:ㄍㄨˇ , ㄑㄩㄝˋ
 倉頡:GED
 统一碼:235AB
 卷別:〈辰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543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589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同穀。又  集韻  訖岳切,音角。義同。
 又  類篇  克角切,音㱿。苴杖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串 |  | 
 部首:丨
 部首筆畫:1
 部外筆畫:6
 總筆畫:7
 拼音:guàn , chuàn , quàn
 注音:ㄍㄨㄢˋ , ㄔㄨㄢˋ , ㄑㄩㄢˋ
 倉頡:LL
 统一碼:4E32
 卷別:〈子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80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35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𠀤古患切,與慣通。狎習也。詩·大雅  串夷載路。
 毛傳  串習。夷,常也。
 箋  串夷卽混夷。西戎國名。
 荀子·大略篇  國法禁拾遺,惡民之串,以無分得也。
 梁𥳑文帝詩  長顰串翠眉。
 謝惠連·秋懷詩  聊用布親串。
 註  言賦詩布與親狎之人也。
 又  正韻  樞絹切,音釧。物相連貫也。與穿讀去聲通。穿,亦作串。
 前漢·司馬遷傳  貫穿經傳,卽貫串,言博通經傳大義也。
 又與𠢏通,別作賗。
 文字指歸  支取貨物之契曰賗,今官司倉庫收帖曰串子。
 又  正韻  五換切,音玩。義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鸛 | 简化字:鹳 | 
 部首:鳥
 部首筆畫:11
 部外筆畫:18
 總筆畫:29
 拼音:guàn , huān , quán
 注音:ㄍㄨㄢˋ , ㄏㄨㄢ , ㄑㄩㄢˊ
 倉頡:TGHAF
 统一碼:9E1B
 卷別:〈亥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504頁,第3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7197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古玩切,音貫。水鳥。好水,將雨則鳴。禽經  鸛仰鳴則晴,俯鳴則隂。
 又鸛生三子,一爲鶴,巽極成震,隂變爲陽,震爲鶴,巽爲鸛。
 本草陶弘景註  頭無丹,項無烏帶,身似鶴,不善唳,但以喙相擊而鳴。鸛有二種,似鵠而巢樹者爲白鸛,黑色曲頸者爲烏鸛。陸璣曰:鸛雀似鴻而大。一名負釜,一名黑尻,一名背竈,一名早裙。泥巢,其旁爲池,含水滿之,取魚置其中,以食其雛。
 詩·豳風  鸛鳴于垤。
 又一作冠。
 後漢·楊震傳  有冠雀銜三鱣魚置講堂前。
 註  冠音貫,卽鸛雀也。
 又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呼官切,音歡。
 爾雅·釋鳥  鸛鷒,鶝鶔。
 註  鸛,音歡。
 又  集韻  古丸切,音官。水鳥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胡官切,音桓。義同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類篇  𠀤逵員切。同𪈻。鸜鵒,亦作鸛鵒。
 左傳·昭二十五年  鸜鵒來巢。
 公羊傳  作鸛,音權。
 韻會小補  鸜本作𪈻。𪈻鵒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矔 |  | 
 部首:目
 部首筆畫:5
 部外筆畫:18
 總筆畫:23
 拼音:guàn , quán
 注音:ㄍㄨㄢˋ , ㄑㄩㄢˊ
 倉頡:BUTRG
 统一碼:77D4
 卷別:〈午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821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921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古玩切,音貫。說文  目多精也。
 玉篇  轉目貌。
 揚子·方言  梁益之閒,瞋目曰矔,轉目顧視亦曰矔。
 劉歆·遂初賦  空下旹而矔世兮,自命己之取患。
 又  廣韻  張目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閉一目也。
 又人名。
 左傳·文七年  鱗矔爲司徒。
 又  集韻  古患切,音慣。亦轉目也。
 又逵員切,音權。目眶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炔 |  | 
 部首:火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4
 總筆畫:8
 拼音:guì , xuè , quē
 注音:ㄍㄨㄟˋ , ㄒㄩㄝˋ , ㄑㄩㄝ
 倉頡:FDK
 统一碼:7094
 卷別:〈巳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667頁,第1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189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古惠切  集韻  涓惠切,𠀤音桂。玉篇  同炅。詳炅字註。
 又  前漢·儒林傳  齊炔欽幼卿爲文學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類篇  𠀤古穴切,音玦。煙貌。或作焆。
 又娟悅切,音抉。義同。
 又翾劣切,音𦐋。烲炔,火始然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翵 |  | 
 部首:羽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11
 總筆畫:17
 拼音:hóu , qú
 注音:ㄏㄡˊ , ㄑㄩˊ
 倉頡:SMHAF
 统一碼:7FF5
 卷別:〈未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959頁,第1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580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翭,或从鳥。
  集韻  權俱切,音劬。鳥左足白。又  廣韻  戸鉤切  集韻  胡溝切,𠀤音侯。  廣韻  翵同𦑚。羽本也。一曰羽初生貌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隺 |  | 
 部首:隹
 部首筆畫:8
 部外筆畫:2
 總筆畫:10
 拼音:hú , què , hè
 注音:ㄏㄨˊ , ㄑㄩㄝˋ , ㄏㄜˋ
 倉頡:OBG
 统一碼:96BA
 卷別:〈戌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364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528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胡沃切,音㿥。說文  高至也。从隹,上欲出冂。易曰:夫乾隺然。○按今易繫辭作確然。
 又  集韻  克角切,音榷。隺然心志高也。
 又曷各切,音鶴。鳥飛高也。
 又忽郭切,音霍。義同。
 字彙  俗用爲鶴字,非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觳 |  | 
 部首:角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10
 總筆畫:17
 拼音:hú , què , jué
 注音:ㄏㄨˊ , ㄑㄩㄝˋ , ㄐㄩㄝˊ
 倉頡:GBHNE
 统一碼:89F3
 卷別:〈酉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144頁,第1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475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胡谷切,音斛。說文  盛觵巵也。一曰射具。
 類篇  觳簏,器名。
 又  玉篇  盡也,族也。
 又薄也。
 管子·地員篇  五粟之狀,剛而不觳。
 註  觳,薄也。
 唐書·薛苹傳  治身觳薄。
 音義  觳又音確。
 又觳觫,懼貌。詳前觫字註。
 又  韻會  通作斛。
 周禮·冬官考工記  鬲實五觳,庾實二觳。
 註  觳讀爲斛,受三斗。鄭康成謂豆實三而成觳,則觳受斗二升。
 又  集韻  古祿切,音穀。器名。受三斗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轄覺切,音學。
 類篇  射具,所以盛隿。
 又  爾雅·釋詁  觳,盡也。
 註  觳音學。
 史記·秦始皇紀  堯、舜飯土塯,啜土鉶,雖監門之養,不觳於此。
 索隱  言監門下人飯猶不盡此。
 徐廣曰  觳音嚳,推也。
 又足跗也。
 儀禮·士喪禮  明衣不辟長及觳。
 註  長及足尖。
 又獸蹄也。
 儀禮·特牲饋食禮  主婦俎觳折。
 註  折牲蹄爲俎也。
 鄭氏曰  觳,後足也。
 又音確。
 又  廣韻  苦角切  類篇    正韻  克角切,𠀤音確。
 廣韻  盛脂器也。
 又  正韻  無潤也。
 莊子·天下篇  其道大觳,使人憂,使人悲。
 郭註  義與瘠同。
 韻會  又音覺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訖岳切,音覺。與角同。校也,競也,觸也。
 韓非子·用人篇  强弱不觳力。
 史記·大宛傳  大觳抵出奇戲。互詳角字註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酄 |  | 
 部首:邑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18
 總筆畫:25
 拼音:huān , quān
 注音:ㄏㄨㄢ , ㄑㄩㄢ
 倉頡:TGNL
 统一碼:9144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79頁,第2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122頁,第9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𠀤呼官切,音歡。說文  魯下邑。
 玉篇  濟北蛇丘縣。
 正字通  一作讙。
 左傳·定十年  齊人來歸鄆、讙、龜隂之田。
 說文  引  傳  作酄。
 又  集韻  驅圓切,音弮。鄕名,在聞喜縣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獾 |  | 
 部首:犬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8
 總筆畫:22
 拼音:huān , quán
 注音:ㄏㄨㄢ , ㄑㄩㄢˊ
 倉頡:KHTRG
 统一碼:737E
 卷別:〈巳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721頁,第2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447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呼官切,音歡。廣韻  野豚。或作犿。
 集韻  本作貛。或作䝔貆貒,互詳豸豕二部註。
 又  集韻  逵員切,音權。本作狋。詳前狋字註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攉 |  | 
 部首:手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6
 總筆畫:20
 拼音:huò , què
 注音:ㄏㄨㄛˋ , ㄑㄩㄝˋ
 倉頡:QMBG
 统一碼:6509
 卷別:〈卯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462頁,第23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201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虛郭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忽郭切,𠀤音霍。手反覆也。搖手曰揮,反手曰攉。又  廣韻  盤手戲也。
 又訖岳切。與搉榷通。
 前漢·王莽傳  豪吏猾民,辜而攉之。
 註  謂獨專其利,而令他人犯者得罪辜也。
 又  淮南子·俶眞訓  豈可謂無大揚攉乎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踖 | 古文:𨅦 | 
 部首:足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5
 拼音:jí , qì , què
 注音:ㄐㄧˊ , ㄑㄧˋ , ㄑㄩㄝˋ
 倉頡:RMTA
 统一碼:8E16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27頁,第3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870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𠀤資昔切,音積。說文  長脛行也。一曰踧踖也。
 廣韻  踧踖,敬貌。
 論語  踧踖如也。
 疏  踧踖,恭敬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七迹切,音刺。
 詩·小雅  執爨踖踖。
 傳  言爨竈有容也。
 疏  謂執爨之有容儀也。
 爾雅·釋訓  踖踖,敏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祥亦切,音席。
 禮·曲禮  毋踖席。
 疏  踖,猶躐也。
 釋名  踖,藉也。以足籍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七雀切  集韻  七約切,𠀤音鵲。馺也。
 類篇  行貌。
 又  左傳·莊十九年  敗黃師于踖陵。
 註  踖陵。黃地。
 又  廣韻  陵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秦昔切,音籍。踐也。或作𨆮躤趞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歏 |  | 
 部首:欠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1
 總筆畫:15
 拼音:jìn , qūn
 注音:ㄐㄧㄣˋ , ㄑㄩㄣ
 倉頡:TMNO
 统一碼:6B4F
 卷別:〈辰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571頁,第25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734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渠遴切  集韻  渠吝切,𠀤音僅。欠也。又  玉篇  去靳切。
 又丘云切,音皸。義𠀤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枸 |  | 
 部首:木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9
 拼音:jǔ , gǒu , gōu , qú
 注音:ㄐㄩˇ , ㄍㄡˇ , ㄍㄡ , ㄑㄩˊ
 倉頡:DPR
 统一碼:67B8
 卷別:〈辰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517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474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韻會  俱羽切  集韻  果羽切  正韻  居許切,𠀤音矩。說文  木名。
 詩·小雅  南山有枸。
 陸璣·草木疏  枸樹高大如白楊,子長數寸,噉之甘美如飴,蜀以爲醬。亦書作蒟。
 又  正韻  忌遇切。義同。
 又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古后切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舉后切,𠀤音苟。
 爾雅·釋木  枸檵。
 註  今枸𣏌也。
 疏  一名苦𣏌,一名地骨,服之輕身益氣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類篇    韻會  𠀤居侯切,音鉤。
 宋玉·風賦  枳枸來巢。
 李善註  枸,曲也,似橘屈曲也。
 本草  枸橘一名𣖌𣕌,人家多種爲藩籬。
 又  集韻  恭于切  韻會  舉朱切,𠀤音拘。
 揚子方言  車枸簍。自關而西謂之枸簍。
 又  韻會  權俱切,音劬。
 山海經  下有九枸。
 郭註  盤錯也。
 又斷木。見株字註。
 
考證:〔  方言  枸簍,車弓也。〕 謹照原文方言上增揚子二字。枸簍車弓也改車枸簍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巨 | 古文:𢀑、㠪、𠫕 | 
 部首:工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2
 總筆畫:5
 拼音:jù , qú
 注音:ㄐㄩˋ , ㄑㄩˊ
 倉頡:SS
 统一碼:5DE8
 卷別:〈寅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325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546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其呂切  集韻  臼許切,𠀤渠上聲。說文  䂓巨也。从工,象手持之。
 又  玉篇  大也。
 孟子  爲巨室。
 又巨萬,數也。
 史記·平準書  京師之錢累巨萬。
 註  巨萬,今萬萬。
 又姓。
 何氏姓苑  巨氏出南昌。
 廣韻  漢有巨武,爲荆州刺史。
 又巨毋,複姓。
 前漢·王莽傳  有奇士,長丈,大十圍,自謂巨毋霸。莽更其姓,曰巨母氏。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。
 後漢·光武紀  作巨無霸。
 又  韻會  通作鉅。
 前漢·食貨志  庶人之富者累鉅萬。
 李賀·高軒過詩  文章鉅工。
 又與詎同。
 前漢·高帝紀  公巨能入乎。
 師古曰  巨讀曰詎,猶豈也。
 又  類篇  求於切,音蕖。未央也。
 韻會  亦作渠。詩小雅庭燎註,夜未渠央。義與遽同,言未便至夜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弆 |  | 
 部首:廾
 部首筆畫:3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8
 拼音:jǔ , qǔ
 注音:ㄐㄩˇ , ㄑㄩˇ
 倉頡:GIT
 统一碼:5F06
 卷別:〈寅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354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1694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居許切  集韻  苟許切,𠀤音舉。廣韻  藏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通作去。
 前漢·𨻰遵傳  遵性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去以爲榮。
 註  去,藏也。
 又  廣韻  羌舉切,去上聲。義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㩴 |  | 
 部首:手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8
 總筆畫:22
 拼音:jú , qú
 注音:ㄐㄩˊ , ㄑㄩˊ
 倉頡:QBUG
 统一碼:3A74
 卷別:〈卯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463頁,第3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2207頁,第6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居玉切  集韻  拘玉切,𠀤音鋦。說文  爪持也。
 徐鉉曰  今俗別作掬,非。
 集韻  或作攫。
 又  集韻  權俱切,音劬。㩴疎,枝葉敷布貌。○按  太𤣥經  从木作欋。
 正字通  从瞿,非匊音。爪持卽攫義,當是攫字譌省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𤢓 |  | 
 部首:犬
 部首筆畫:4
 部外筆畫:13
 總筆畫:17
 拼音:jù , qú
 注音:ㄐㄩˋ , ㄑㄩˊ
 倉頡:KHYPO
 统一碼:24893
 卷別:〈巳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719頁,第3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3439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居御切,音據。本作豦。獸名。詳豕部豦字註。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苣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1
 拼音:jù , qǔ
 注音:ㄐㄩˋ , ㄑㄩˇ
 倉頡:TSS
 统一碼:82E3
 卷別:〈申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023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4901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其呂切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臼許切,𠀤音巨。說文  束葦燒也。今俗別作炬,非是。
 後漢·皇甫規傳  束苣乗城。
 又  唐書·車服志  凡天子之車五路,金鳳翅,畫苣文鳥獸。
 又  玉篇  苣藤,胡麻也。
 曹唐·遊仙詩  喫盡溪頭苣蕂花。
 又  本草  萵苣,見萵字註。
 又白苣,似萵苣,葉有白毛,氣味苦寒。
 又苦菜,一名苦苣。
 韻會  野生曰褊苣。
 杜甫詩  苦苣刺如針。
 註  卽野苣也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䕮 |  | 
 部首:艸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16
 總筆畫:22
 拼音:jú , qū
 注音:ㄐㄩˊ , ㄑㄩ
 倉頡:TGJD
 统一碼:456E
 卷別:〈申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068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102頁,第3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集韻  丘六切,音麴。類篇  䕮薼,華靑黃色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蛆 |  | 
 部首:虫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1
 拼音:jū , qū
 注音:ㄐㄩ , ㄑㄩ
 倉頡:LIBM
 统一碼:86C6
 卷別:〈申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080頁,第19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174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子魚切  韻會    正韻  子余切,𠀤音苴。類篇  蝍蛆。
 爾雅·釋蟲  蒺藜,蝍蛆。
 註  似蝗而大腹,長角,能食蛇腦。
 莊子·齊物論  民食芻豢,麋鹿食薦,蝍蛆甘帶,鴟鴉耆鼠。
 廣韻  蝍蛆,食蛇蜈蚣也。
 關尹子·三極篇  蝍蛆食蛇,蛇食蛙,蛙食蝍蛆,互相食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千余切,音疽。
 說文  蠅乳,肉中蟲也。
 本草  蛆,蠅之子也。凡物敗臭則生之。
 北史·甄琛傳  曾拜官,諸賔悉集,郉巒晚至。琛謂巒:何處放蛆來,今晚始顧。
 又水蛆。
 正字通  生南方溪㵎,長寸餘,黑色。
 又雪蛆,隂山、峨眉二山,積雪不消,生蛆大如瓠,俗呼雪蛆。
 集韻  或作𧐅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䗇 |  | 
 部首:虫
 部首筆畫:6
 部外筆畫:8
 總筆畫:14
 拼音:jú , qū
 注音:ㄐㄩˊ , ㄑㄩ
 倉頡:LIPFD
 统一碼:45C7
 卷別:〈申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087頁,第26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207頁,第2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渠竹切,音踘。玉篇  蟲名。
 說文  䗇鼀,詹諸。以脰鳴者。
 又  集韻  居六切,音匊。義同。
 又丘六切,音麴。
 廣雅  䖤蟺也。一曰䗇䗩螃也。
 
考證:〔  說文  䗇鼃,詹諸。〕 謹照原文鼃改鼀。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跔 |  | 
 部首:足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2
 拼音:jū , qǔ
 注音:ㄐㄩ , ㄑㄩˇ
 倉頡:RMPR
 统一碼:8DD4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23頁,第28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852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唐韻  舉朱切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恭于切,𠀤音拘。說文  天寒足跔也。
 玉篇  寒凍手足跔不伸也。
 又  戰國策  跿跔科頭。
 史記·張儀傳註  跳躍也。
 又偏舉一足曰跿跔。
 又  集韻  權俱切,音劬。義同。或作跼。
 又  集韻  顆羽切,音踽。與䞤同。
 類篇  行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跼 |  | 
 部首:足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7
 總筆畫:14
 拼音:jú , qù
 注音:ㄐㄩˊ , ㄑㄩˋ
 倉頡:RMSSR
 统一碼:8DFC
 卷別:〈酉集中〉
 同文書局本:1226頁,第10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5863頁,第9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渠玉切,音局。玉篇  踡跼,不伸也。
 廣韻  曲也,俛也,促也。
 史記·淮隂侯傳  騏驥之跼躅,不若駑馬之安步。
 又與局同。
 詩·小雅  謂天蓋高,不敢不局。
 釋文  局,本又作跼。
 又  集韻  權俱切。與跔同。天寒足跔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遽 |  | 
 部首:辵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13
 總筆畫:20
 拼音:jù , qú
 注音:ㄐㄩˋ , ㄑㄩˊ
 倉頡:YYPO
 统一碼:907D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66頁,第7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061頁,第8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  韻會  其據切  等韻  巨御切,𠀤音詎。玉篇  急也,疾也,卒也。
 禮·儒行  遞數之,不能終其物。
 左傳·僖二十四年  公遽見之。
 後漢·劉寬傳  雖在倉卒,未嘗疾言遽色。
 又  廣韻  戰慄也。
 集韻  窘也,懼也。
 左傳·襄三十一年  豈不遽止。
 註  遽,畏懼也。
 楚辭·九章  駭遽以離心兮。
 註  言意中驚駭,逐離己心也。
 又  說文  傳也,驛車也。
 禮·玉藻  士曰傳遽之臣。
 註  士位𤰞,供車馬之役,故自稱傳遽。
 左傳·僖三十三年  且使遽告于鄭。
 註  傳車,卽驛遞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求於切,音渠。麥也。
 又姓。
 又  正韻  魯遽,人名。
 又  集韻  權俱切,音劬。義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䢹 |  | 
 部首:邑
 部首筆畫:7
 部外筆畫:5
 總筆畫:12
 拼音:jǔ , qú
 注音:ㄐㄩˇ , ㄑㄩˊ
 倉頡:SSNL
 统一碼:48B9
 卷別:〈酉集下〉
 同文書局本:1270頁,第1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079頁,第4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居許切  集韻  句許切,𠀤音舉。廣韻  亭名。在長沙。
 又  集韻  求於切,音渠。聚名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 
| |   | 鐻 |  | 
 部首:金
 部首筆畫:8
 部外筆畫:13
 總筆畫:21
 拼音:jù , qú
 注音:ㄐㄩˋ , ㄑㄩˊ
 倉頡:CYPO
 统一碼:943B
 卷別:〈戌集上〉
 同文書局本:1323頁,第12字 按此查閱
  武英殿本:6336頁,第5字 按此查閱
  國語辭典:按此查閱
  网典:按此查閱
     
  廣韻  其呂切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臼許切,𠀤音巨。與簴同。鍾鼓之柎也。史記·秦始皇紀  收天下兵,聚之咸陽。銷以爲鍾鐻。
 註  鐻,音巨。
 又  廣韻    集韻  𠀤居御切,音據。樂器。形似夾鍾,削木爲之。
 莊子·達生篇  梓慶削木爲鐻,鐻成,見者驚猶鬼神。
 註  鐻,音據。樂器也。
 又  集韻    正韻  𠀤求於切,音渠。
 集韻  金銀器名。
 山海經  靑要之山,䰠武羅司之,穿耳以鐻。
 郭璞曰  鐻,金銀器名。
 後漢·張奐傳  遺金鐻八枚。
 註  鐻,音渠。食器名。未詳形制。
 左思·魏都賦  鐻耳之傑。
 又  廣韻  九魚切  韻會  斤於切,𠀤音居。義同。
 
 
 
 《論壇交流》 
 |